青春逢盛世,奋斗正当时!
有这么一群青年
以热血为墨、以行动为笔
在时代的答卷上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
今天
文昌团团带您走进这些
有关青春与奋斗的故事
看他们如何用奋斗诠释青春价值
以担当践行时代使命。
愿这些鲜活的榜样,
能点燃你我心中的火种,
共赴这场属于青春的接力!
程婉婉
照亮青春成长路的“燃灯者”
1996年出生的程婉婉,是文昌市人民法院少年审判战线上的“燃灯者”。作为五级法官助理,她以“法理为基,柔情为翼”,用心、用情处理着每一个复杂而敏感的案件,积极投身未成年人普法工作,护航青春之梦,做实司法为“苗”,维护公平正义。
在民事案件中,她书写公平正义,面对校园暴力案件,她果断向失职家长发出《家庭教育令》,用法律硬核守护未成年人权益。在抚养费纠纷中,她主动了解当地风俗民情,学习海南方言,配合法官深入实地调查、上门走访,以“背对背”调解化干戈,更在涉外家事案中创下7天“云端”调解新纪录。在普法宣传的“第二战场”,她又是创意无限的“法治园丁”——参与制作普法短视频、参与策划“情景剧+模拟法庭”沉浸式课堂、带领学生“零距离”观摩庭审。16场校园宣讲、32篇公众号推文……她将“枯燥法条”变成“青春剧本”,让法治信仰如蒲公英般播撒在椰乡大地。
2024年,程婉婉获评“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工作成绩突出个人”,她用行动诠释了青春最美的模样,是让法治之光照亮每一颗少年的心。
张世全
扎根一线的“硬核卫士”
1990年出生的张世全,是蓝星(海南)航天化工有限公司设备战线的“定海神针”,作为设备管理部副部长,11年深耕一线,他以“螺丝钉”精神扛起特品保供重任。33次任务零失误的背后,是日均万步巡检的坚持,是高温高湿中创制的“分级管理+全员参与”设备运维模式,更是他自编“五懂五能五会”手册、搭建信息化系统的硬核创新。
面对设备突发故障,他敢啃“硬骨头”,在某次正值重要保供的关键时期,承担着核心生产任务的单台运行设备突发故障,且无备用设备可供切换,他从技术资料着手,反复推敲制定了自主更换的操作方案,在一周内,完成了自主更换,使装置顺利运行,圆满完成特品保供任务。
面对紧急情况,他选择做“逆行者”,当台风“摩羯”裹挟暴雨逼近,特品保供的“军令状”却刻不容缓,他带队连夜排查:逐一测试危化品储罐阀门、用沙袋封堵厂房“咽喉孔洞”、转移百余斤户外设备、为检修人员搭建临时安置点,筑起一道“钢铁防线”;而灾后复产更是一场“极限拉锯”,他除了布置当天任务,监督各作业点安全措施有效落实,还要测试300余台设备性能,连续30天“钉”在车间,才把厂区从废墟中“抢”回生产线。
张世全以“舍小家”的奉献,筑牢保供的安全防线,用行动证明:新时代青年的担当,是设备轰鸣中的坚守,更是关键时刻顶得上、靠得住的热血与赤诚。
吴淑任
扎根基层的暖心实干家
1991年出生的吴淑任,是海南文昌东路镇的“六边形战士”——他借“厕所革命”挥毫,于田间地头书写民生答卷;他挥洒汗水,筑牢耕地红线上的粮仓屏障;他直面天灾,在台风肆虐中为乡亲们开辟生命通道。自大学毕业后他便投身基层,从网格员开始为人民服务,扎根乡镇扛起武装、团委、防疫、防溺水等“千斤担”,他总说:“基层事是百姓脉搏,解民忧需根系深耕”。
台风“摩羯”中的生死竞速:2024年9月,超强台风来袭,他化身“铁人”连轴转——与台风竞速,以脊梁托起生命;用血肉之躯筑起安全长城!面对灾情,他冲锋在前,带领干部火速救援、动员群众合力自救,仅用两天便为27个村组开辟”生命通道“。台风来临前,他冒雨将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转移到安全地带,老人一家感激不已。灾后,他们特地送来礼品,想要表达心中的谢意,他却微笑着婉拒,眼神坚定而温暖:“这是我作为一名党员的分内之事,守护大家的平安,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。”
青春担当在泥土中闪光:从网格员到武装干事,他“十八般武艺”样样精通:白天扛锹下田整治非粮化土地,夜晚挑灯整理退役军人档案;武装征兵季又变身热血“宣传员”。
吴淑任,这位扎根海南乡镇12年的青年干部,用脚步丈量民情,用汗水浇灌初心,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了“一专多能、一心为民”的青春答卷。群众说:“有吴干事在,心里就踏实!”而他总摆摆手:“我不过是把根,扎在了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。”
有人扎根普法一线“种希望”
有人坚守保供一线“稳后方”
有人活跃基层一线“保民生”
……
青年们用行动证明:
青春没有天花板,
敢拼就能闪闪发光!
文昌团团喊话:
青春就要这么“燃”!
快来和团团一起:
为这些“宝藏青年”点赞吧!